在中醫專家看來,小腿健康的重要性早已超過了它本身的支撐作用。小腿連著肝腦心,但是很多人都不重視,惹來一身病!現在看看還不晚。
在中醫專家看來,在我們的身體上,小腿甚至可以稱為人體的“第二個心臟”!
小腿=第二心臟
幫助血液流動,延緩衰老
專家說:
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。動脈運行,心臟推動作用最重要;
對靜脈來說,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,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。
把小腿照顧好,就等于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“泵”,可助心臟一臂之力。
這意味著,小腿的重要性已經到了人體“第二心臟”的地位。俗話說,人老腿先老,腿上有勁才能壽命長。中老年人是腿部疾病的高發群體,尤其要注意保持腿的健康。
小腿是“承重墻”
人老后,不怕頭發變白、皮膚松弛,怕的就是腿腳不靈便。
在美國《預防》雜志總結的長壽跡象中,“腿部肌肉有力”赫然在列。
兩周不動,腿力倒退40年
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無論年輕人還是老人,只要兩個星期不動,腿部肌肉力量就會削弱三分之一,相當于衰老40至50年。
腿部肌肉力量一旦削弱,即便之后再進行康復鍛煉,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。
因此,經常運動至關重要。
小腿就像人體的承重墻,包括站立、走路在內的任何運動都離不開小腿肌肉的收縮。可以說,人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靠小腿完成。代金剛補充說,老人容易跌倒就和小腿功能降低有很大關系。
一個人50%的骨骼和50%的肌肉都在兩條腿上;人體最大、最結實的關節和骨頭也在其中。
堅實的骨骼、強壯的肌肉、靈活的關節形成了一個‘鐵三角’,承受人體最主要的重量。”
人一生中70%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要由雙腿完成。
要知道,人年輕時,大腿骨是可以支撐起一輛小轎車的!
小腿是“交通要道”
人體50%的神經、血管、血液都在雙腿。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,足三陽經、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,是人體重要的交通要道,維護著氣血的上行下行。只有雙腿健康,經絡傳導才暢通,可以說,腿部肌肉強勁的人必然有一顆強有力的心臟。
小腿是“保健重鎮”
人老后,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,不像年輕時那么默契。
并且,骨骼中有“鋼筋”之稱的鈣也會逐漸流失,因此,老人更容易出現腿部骨折。
老人骨折容易誘發一系列疾病,特別是腦血栓等致命疾病。
要知道:有15%的病人甚至會在骨折一年內死亡!!
小腿在養生保健、防病治病中具有重要作用。一方面,小腿經絡多、穴位多,經常按摩小腿就像給五臟六腑按摩一樣;另一方面,小腿像“嘴巴”一樣可以吃藥,因為全身皮膚中耳后和背部皮膚最薄,小腿排位第三,但它面積更大、血管更多,更適用藥浴浸泡。
現在足療店開遍街頭,但小腿皮膚厚度僅是足底的1/5,面積和血管數量卻是足部的4~6倍,腿療其實比足療功效更好。
小腿是“疾病反映區”
楊力指出,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,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、腫脹說明臟腑有病、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,及時發現癥狀,利于早期防治疾病。
很多傷腿習慣,影響到心腦肝
小腿如此重要,很多人卻不懂得愛惜,放任不良習慣傷害健康。
1久坐久站
坐著時,除腰部肌肉,包括小腿肌肉在內的人體大部分肌肉都處于放松狀態,但長時間的放松并不好,因為肌肉需要不斷收縮,才能保持彈性和韌性。
外科醫生、警察、保安等久站人群,小腿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,也不健康。
2穿高跟鞋
跟踺是連接腳跟處骨骼與小腿肌肉的韌帶。當你壓腳尖時,跟踺就會緊張起來,如果踩上高跟鞋,跟踺就會一直緊張,時間久了就變得不會放松了。
當你再穿平底鞋時,會覺得小腿的肌肉被抻得很難受,形態也自然不會好看,那是因為你的跟踺縮短了。鞋跟越高,給跟腱帶來的緊張度越強。
3受寒著涼
寒氣鉆進小腿不利于血液循環,久了還可能誘發骨關節炎。代金剛表示,臨床常見“上熱下寒”患者,腰部以上容易出汗、發熱,腰部以下容易沒勁、冷痛,這和人們不注意腿部保暖有一定關系。
4蹺二郎腿
蹺二郎腿時,被墊壓的膝蓋受到壓迫,容易影響下肢血液循環,誘發腿部靜脈曲張,甚至血栓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患者尤應注意。
5過度運動
讓肌肉閑著不好,過度運動也不行。中醫講“久行傷筋”,小腿和腳部連接處存在筋肉,在抬腳、走路時發揮重要作用。適當運動利于肢體筋腱和筋膜的強健,但長途跋涉、用力過猛,超出應有負荷,就會造成肌肉勞損、筋肉損傷。嚴重的可能會猝死。
6穿緊身褲
緊身褲、塑形絲襪可能會阻礙小腿血液循環,甚至導致下肢靜脈曲張,使小腿皮膚出現清晰可見的蜘蛛網狀毛細血管,甚至蚯蚓狀靜脈隆起。
中醫專家護小腿有絕招
三步降低小腿年齡
腿年輕,人不老!
小腿的健康如此重要,養護小腿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,特別是年過40以后,身體的各部分機能,下降加速,更要注意保護小腿。鍛煉肌肉,增強靜脈收縮能力。
“背后七顛百病消”是健身氣功·八段錦里的一式動作,可以對小腿肌肉進行有效鍛煉,還可以緩解足跟痛等。
顛足能發展小腿后部肌群力量,拉長足底肌肉、韌帶,提高平衡能力。
走路是最簡單的練腿方法。美國運動醫學會也推薦,走路是增強腿部力量較好的運動。鍛煉腿部力量可以有效預防跌倒。
做法:
每天堅持30分鐘,每周5次以上為宜,循序漸進提高步速。
甩腿可促進血液循環,放松肌肉,預防半身不遂、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、小腿抽筋等。
做法:
雙手叉腰,先向前甩動小腿,使腳尖向上蹺起,然后向后甩動,使腳尖用力向后,腳面繃直,腿亦盡量伸直。在甩腿時,上身正直,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。
搓揉腿肚能增強腿力。
做法:
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,邊轉動邊搓揉,每側揉動20次左右,然后以同法揉動另一條腿。
專家建議,每個人都養成每日泡腳的習慣。小腿像“嘴巴”一樣可以吃藥,因為小腿皮膚薄,面積大、血管多,更適用藥浴浸泡。小腿皮膚厚度僅是足底的1/5,面積和血管數量卻是足部的4~6倍,腿療其實比足療功效更好。
做法:
選擇深一點的盆,水量浸過小腿2/3;
水溫以40℃~45℃為宜,時間不超過半小時。
泡腳后,稍加按摩穴位效果更好,并注意雙腳保暖。
來源:網絡,尊重原創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業用途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,謝謝!